活動是越來越難做了。
這不僅是過去幾年來深圳活動策劃群友閑聊時,大家常發出的的感慨,更是當下行業真實處境的寫照。
當地產下行、醫療反腐、教培雙減、造車新勢力暴雷、奢侈品市場遇冷、政府活動精簡等多重黑天鵝事件疊加,加之客戶削減營銷預算、利潤空間日益壓縮、人才流失加劇、低價競爭、新技術替代威脅的多重擠壓下,超過一半的活動策劃公司正陷入生存困境,甚至終止新三板掛牌、關停的公司也不在少數。
這已經不是某個活動策劃公司或個人的焦慮,而成為整個行業共同的生存命題——
當品牌預算縮水,活動策劃公司2025該怎么做?
01 開源五大路徑,構建價值增長飛輪
1)從乙方到主辦方的轉型實踐—辦會造節。依托對產業的理解和沉淀下來的優質客戶資源。再通過資源整合的方式從乙方轉型主辦方,也就是自己主辦會議、造節,打造產業化的平臺IP。這種模式的變現主要來源于門票、招展和贊助費用,還有資源整合帶來的其他價值。
比如喆麥公關與博華展覽聯合主辦的亞洲游艇頒獎盛典,目前已經成為“游艇屆的奧斯卡”,并且吸引了法拉利、德事隆航空、施華洛世奇、小仙燉、軒尼詩等大品牌的多年贊助支持。
2)服務向多元化延伸——打造整合營銷公司
從單一的活動策劃公司,逐步升級為集廣告、公關、整合營銷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機構。
3)突破行業邊界——實現跨領域業務拓展。
4)跨境業務拓展——助力品牌全球化布局。
02降本增效是活動公司的內核,持續提升運營效率
降本增效一直是活動公司需要攻克的難題,現在是,未來依然還是。因為活動行業本身競爭門檻較低,很難通過業務的沉淀形成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。加之沒有“復利效應”,也很難做到規模化發展。真實的情況就是:活動公司的營收直接和客戶掛鉤,客戶今年沒錢做活動,活動公司的營收自然就會降低,過去幾年就是很好的佐證。